對在線教育立法,規范、整頓在線教育刻不容緩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不斷發展和教育需求的不斷增長,線上課堂作為一種新上課形式受到很多學生和家長的喜愛??梢晫υ捊涣?、高清實時課件顯示、隨時隨地不受限制……線上課堂的確為教育創造了更多的可能性。
就在今年的兩會,作為教育工作者的人大代表牛三平提交了關于“對在線教育立法”的建議,得到很多學生及家長的支持。

1.在線教育的春天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線下課堂受阻,為了讓學生“停課不停學”,在線教育順勢迎來了市場的春天。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在線教育相關企業新增約3.7萬家,平均每天新增約170家;我國在線教育用戶個數達3.42億,占全網民的34.6%。
疫情防控仍在持續,學生和老師也逐漸適應了網課形式。在線教育正在飛速發展著,并有望成為教育新常態。
2.問題層出不窮
在線教學雖然有新穎、便捷、受限少等優點,但確實存在不少的漏洞和缺陷。從學生學習的角度看,線上課堂或許比不上線下課堂,尤其是對于一些學習熱情不高、自制力差的同學。
在線教學使用電子設備以及沒有老師在現實環境中監督,學生需要面對包括電子娛樂軟件和周圍聲響在內的各種誘惑,這很容易導致偷懶、走神等低效學習現象。
同時,在“內卷”盛行的大環境下,很多家長在線下課堂之余給孩子報了海量的線上課程,加重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很多在線教育平臺的課程從6:00開設至24:00,“見縫插針”地給學生補課,占用了學生的休息時間,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
而從教師教學的角度出發,據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九龍坡區謝家灣小學校長劉希婭帶來的調研結果顯示,部分在線教育平臺由于缺乏專業性,不僅沒有幫助到學生,反而導致學生的學習能力及學習效果下降。
比如,夸大師資力量,所謂的“名師”不過是連教師資格證都沒有的在讀高校學生;教學方法錯誤,只講“套路”不講“原理”,加劇應試教育的弊端;還有的平臺甚至還提供“模仿筆跡、幫寫作業”的服務,助長學生的荒謬行為。“快餐式”教學正在悄無聲息地讓學生產生惰性、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
將目光擴大到整個在線教育大市場,能發現更多問題。虛假宣傳、販賣焦慮誘導消費、合同條例模糊、“拿錢跑路”等等,層出不窮的在線教育丑聞引發了社會各界的擔憂。
在資本的助推下,夸張的廣告和鼓吹性的標語鋪天蓋地,這不僅加劇了學生和家長的焦慮心理,還會影響到孩子價值觀的培養。
而低下的教學質量和罪惡的經濟陷阱,則嚴重損害到學生和家長的權益,違背了道德和法律。
3.市場缺乏監管,需要法律的約束
教育是立國之本。線上用戶持續增加,市場產品良莠不齊,在這樣的形勢下,解決在線教育所導致的教育問題刻不容緩。
在線教育雖然是疫情以來才迅猛發展,但并不算是一個新鮮產品,一些相關監管政策也已經存在。但是,牛三平表示,目前在線教育的監管仍然存在政策不成體系、覆蓋面不全、執法時法律依據不足等問題。這些問題在監管難度大、相關政策缺失的一對一外教課程中尤其嚴重。
關于應對措施,“2020年十大消費維權輿論熱點”指出,首先需要有關部門制定和完善相關制度與標準,為規范在線教育市場建立法律保障,并加強行政監管力度。其次也需要在線教育平臺自覺將重點從資本競爭轉移回教育本身,加強自我管理意識。
牛三平希望,能夠通過立法,讓在線教育行業的治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4.結語
的確,教育是國家大事,在線教育是當前熱點。我們需要通過立法規范、依法監管來治理好在線教育,維護國家教育事業的發展。
也希望正在參與或有計劃參與在線教育的學生和家長都能夠擦亮眼睛,理智消費,維護自身正當權益。
內容轉自網絡,僅供免費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刪除,轉載請備注原作者及來源。
本文地址:http://www.chang-hang.com/jiaoyuzixun/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