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付費市場應有法可制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給線上知識付費發展帶來機遇。知識付費市場在迅猛發展的同時,還存在定價無標準、內容良莠不齊、盜版侵權多發等問題。目前,知識付費主要有打賞、付費會員、付費社群、付費個性化咨詢等多種付費形式,各類產品定價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但業界并沒有規范性的定價標準。

如今的知識付費市場,存在著諸如定價無標準、內容良莠不齊、盜版侵權多發等亂象。付費內容同質化、內容注水、良莠不齊等問題凸顯,導致用戶付費購買后,發現買的是“劣質商品”而覺得“被坑”。而賣課程不僅存在內容虛假,還存在不健康內容。
知識付費市場亂象,有些是由于求知者和平臺雙方信息不對稱造成的,有些是因為與付費在權利義務上不對等造成的,而有些則是缺乏相關規定造成的。幾種因素疊加,使知識付費市場亂象頻現。其中,知識付費領域的盜版侵權問題也爭議不斷。公開報道顯示,在電商平臺和QQ群里,有不少店家將知識付費的產品、音頻進行復制,并低價打包拿去二次販賣,甚至形成灰色產業鏈。
眾所周知,版權如果不經過授權就被付費平臺拿來占為己有,隨意使用,甚至以此收費獲利,無疑涉嫌侵權。此外,知識付費還有涉及眾多的著作權、名譽權、隱私權等,遺憾的是,目前并沒有專門規定。即使讓消費者擦亮眼睛,理性消費或發現問題鼓勵其站出來舉報,也很難扭轉局面,因為知識付費機制本身就不健全,維權很困難。
種種跡象表明,知識付費市場亂象叢生,主要是缺乏應有的規則,而規則缺失本身就不符合市場交易原則,這使各方無規則可以遵循,可見,知識付費市場亂象需靠立法規制。這是一個新興產業,也是在虛擬世界中進行的一種交易,但目前多在參照線下規定管理,這顯然不是與時俱進的做法。
總之,知識付費市場亂象還是應該靠立法規范??陀^地講,知識付費確實可以作為緩解“知識焦慮”的一個辦法,移動互聯網普及加快了生活節奏,人們的求知欲也在增加。但面對知識付費亂象,不能讓其失序狂奔。如果想規范,首先就該以立法方式進行,如此才能使知識付費這個新興產業健康發展,行穩致遠。
內容轉自網絡,僅供免費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刪除,轉載請備注原作者及來源。
本文地址:http://www.chang-hang.com/zhishifufei/605/